模具的模面硬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而在模内设置一个相对较软的夹具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模具模面硬度过高,将会使冲压件不能达到模具所要求的形状(如平面、凸起等),并且还可能使冲压件不能很好地承受冲压载荷,影响冲压零件加工后的尺寸精度。模具模面硬度过高,则会造成冲压件产生划痕和划伤。冲压压力机一般都是使用热轧(或冷拉)、拉伸或锻压(或冷压)方式进行冲压件生产加工,对模具精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零件不够 或者尺寸较大那么生产加工时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在使用模具模面硬度时要根据所要进行的冲压要求确定正确方法。
1、要避免模具的内外表面受力不均。
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成型的阶段,尤其是模具的冷却阶段,因此,必须注意保持上下表面间有一定的间隙,以免引起内层变形和表面材料的磨损,造成内层厚度不均匀和表面粗糙度不一致等。同时还有一种情况也会造成模具内表面被划伤和变形,主要表现为型腔内凹凸不平,同时又有一些不平整处还会产生细小裂纹。因此应经常对模料进行抛光处理,以消除这一缺陷。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零件表面会被划伤,这样会使零件不能正常使用,而且在之后的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而影响正常生产。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喷漆来消除这种现象,对喷漆均匀性要求比较高。这样就可以减少这种划痕和划伤发生的概率,在后续加工时也不会出现因为刮伤导致质量下降带来的问题了。
2、要确保材料变形后的强度。
材料变形后其强度和刚度会下降,因此要确保材料变形后的强度,防止变形后材料变脆。模具的工作环境是在不低于40℃-50℃的工作温度下进行的,如果温度太低(低于20℃)将不利于材料的变形,造成材料变形速度变慢,降低材料的强度。因此为了提高材料的质量,在变形后应选择较高的工作温度。为了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和强度,冲压模具对成形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例如:当钢板变形较小时,则应适当降低工作温度;当钢板变形较大时,应适当提高工作压力;当钢板变形较大时应适当降低工作压力,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当钢板变形较大时应适当提高工作压力,以提高模具的耐久性。
3、减少工件在冲压件加工过程中的弯曲应力。
在冲压模具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模具自身产生弯曲应力。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工件的轴向尺寸不大的情况下,材料在冲头和压模的压力下弯曲应力一般不会超过机床极限载荷,如果工件本身产生弯曲应力,则会增加机床的负荷,甚至会使机床停止工作。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冲头和压模的尺寸误差和质量,同时加大冲头压力。
4)不要在冲压模具与压力机固定时任意旋转运动,而应当是一个相对的平稳动作。
因为一旦旋转,工件就会因速度过快而变形。在机床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的对机床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确保机床正常使用以及安全生产。一般机床分为单排和双排两种形式,在选择的时候,除了考虑各部分功能之外,还要考虑零件本身之间是否有互连,如果有联接件,则要有更高的精度要求,以确保精度可以得到保证。
5、保证合理的冲压件材料分配,不会因为模具形状发生变化或者对零件产生局部变形而降低塑料模具性能,增加脱模困难的情况。
冲压件拉伸成型工艺中拉伸工艺所需要的冲压资料包括冷冲压方法、热冲压方法及模具加工方法。拉伸机中采用的拉削模具结构有:1、外拉板:采用内芯,外拉板的主要材料是铬、镍。2、内芯外拉:采用外拉板的主要材料是铝或钢,内芯通过热胀胀大,采用铝材的主要材料是锌或铬钼丝。3、内外压料:采用冲压模具中外压料结构有:内压件与外拉板模表面相接触而形成外凸结构等。